24小时咨询热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中心 > 详细

在线选课

基本信息

培训方向

*已开启信息加密保护,请放心填写! *请保持电话通畅,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在线咨询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点击数:470 时间:2022-06-01 11:11 来源: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为全面加强科学研究工作,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就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的具体要求,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站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带动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和办学水平提升。科研院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坚持自主创新、聚焦成果转化,以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管理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内生动力。一是强化科研管理改革。推行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增大学院科研投入,将科研绩效提前下拨,扩大学院科研自主权;修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奖励、成果转化现金收益奖励等管理制度,其中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99%用于奖励研发团队,极大激发科技内生动力。二是优化评价机制。积极落实“破五唯”精神,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分类评价、代表成果评价、长周期评价等方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创新氛围。三是建立培育机制。围绕电子信息优势学科群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新新能源、新材料、卫星应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建立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级科技奖等培育机制。

二、坚持科技自主创新,彰显科技发展实力。一是加强科技党建引领能力发挥科技支部等3个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的引领作用和覆盖全校的科研团队双带头机制,不断提升科研整体能力水平。二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围绕广西产业需求,打造以“学术带头人+团队”模式组建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等领域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承担更多的广西各级各类创新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三是打造高层次创新平台。紧密围绕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广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设电子信息领域广西实验室;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需求和战略需求,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创新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的布局,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实验室、校地校企科技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四是加强关键领域科技攻关。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承担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项目等高质量、高显示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开展重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强化军工科特色加强与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军事科学院以及空军、海军、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装备研发机构联系,深化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布局国防重大重点项目;将“广西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打造成为集前沿基础研究、技术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制为一体的百家军工单位协同创新体;根据国防科研团队发展和重大重点项目布局,完善“保密—质量—承制”国防科研资质体系建设。培育高水平科技成果。面向国家、行业、国防、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原创、掌握核心,鼓励做真科研出真成果,加强对外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紧密围绕科学发展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国家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等高水平科技成果。挖掘人文社科新潜能。推进人文社科研究“强基计划”和“培优计划”,加强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积累,夯实人文社科研究基础;加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培育,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零的突破;探索文理融合研究新途径,打造“人文+N”等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打造一批能够彰显人文特色、推进学科融合、实现重大突破、服务地方发展的高水平人文科研团队。加大高水平特色人文基地建设力度,推进“传统人文+电子信息”等新文科智库、数字广西高端智库建设。

三、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一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突破。落实国家及省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深化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健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规范成果转化全过程管理、充实技术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完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领域优势,深度挖掘职务科技成果潜力,不断培育优秀科技成果中试项目,促进成果转化“质”与“量”的新突破。二是树立科技成果孵化新典范。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广西特色小微企业示范园等科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等功能,不断提升平台科技服务能力,打造广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三是打造科技成果产业新引擎。立足花江慧谷、南宁产教融合基地、深圳研究院,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优势,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破解科研、产业“两张皮”,形成人才培养池、科技创新池、成果孵化池、产业转移池,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助力广西工业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

(来源:科研院 唐振昌)

【干训网声明】网站有的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gzldyjy@yeah.net删除。
电话
400-6007-016
咨询
二维码
顶部
提问